老张的收音机

是整条巷子里最响的。每天清晨六点整,那台红灯牌收音机准时响起,先是刺耳的电流杂音,接着是《东方红》的旋律,能把对面屋顶的野猫惊得跳起来。

收音机是1982年买的。那时候老张刚分到国营纺织厂当电工,每月工资三十六块五。他攒了半年钱,又跟工会主席软磨硬泡弄到一张工业券,才在第一百货二楼电器柜台把它抱回家。深棕色的木壳子,右侧旋钮调频道,左侧旋钮控音量,中间镶着块有机玻璃,能看见里面转动的刻度盘。

三十多年来,收音机跟着老张搬了三次家。从纺织厂集体宿舍到筒子楼,再到现在的拆迁安置小区。外壳磕出几处凹痕,电源线接过三次,但音质依然洪亮。老张总说:"日本三洋的零件,比现在那些塑料壳子强多了。"

去年冬天特别冷。某个早晨,巷子里没听见熟悉的《东方红》。居委会王主任去敲门,发现老张歪在藤椅上,收音机还开着,正在播送早间新闻。医生说是脑溢血,走得很安详。

葬礼上,老张儿子要把收音机放进棺材。王主任拦住了:"这老物件还能用,搁在社区活动室吧。"现在每天清晨六点,活动室窗户里会准时飘出《东方红》的旋律。新搬来的年轻人总抱怨太吵,但那些和老张做过邻居的老人说,听着这个声儿,就像老张还在巷口修他的自行车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