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失的早餐店
巷口的早餐店关了。红漆剥落的木门上贴了张纸条:"本店歇业,感谢惠顾"。字是用墨笔写的,不大工整,却颇有力道,想来是店主老李的手笔。
这店开了总有二十年。原先门口支着油锅,老李站在腾腾热气里炸油条,他女人在里头揉面。油条三毛钱一根,豆浆两毛一碗。清早六点,巷子里就排起队来,穿工装的,挎书包的,都缩着脖子等。老李炸油条有讲究,面要醒足时辰,油温要恰到好处,炸出来的油条金黄酥脆,咬一口能听见"咔嚓"声。
后来物价涨了,油条卖到一块五。老李的儿子大学毕业,在城里找了工作,要接他们去住。老李不肯,说街坊邻居吃惯了他家的口味。再后来城管管得严,不准在门口支摊,生意便冷清下来。去年冬天看见老李,他蹲在门口抽烟,蓝布棉袄袖口磨得发亮。
今早路过,卷闸门紧闭着,门口的空油桶积了雨水。隔壁杂货铺的老李说,老李上个月脑溢血,走路不利索了。他儿子回来收拾了铺面,说要改建成奶茶店。
巷子里飘着陌生的甜腻气味。几个穿校服的学生捧着塑料杯走出来,吸管"簌簌"地响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