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常巷陌里的烟火

巷口那家烧饼铺子,每日清晨五点钟便亮起灯来。老赵揉面的声响很轻,却总能把隔壁的王婆惊醒。她并不恼,反而披衣起身,排在第一个等候那刚出炉的芝麻烧饼。

菜贩子老张的三轮车轱辘压过青石板,总在同一个位置发出"咯噔"一声响。这声响成了胡同的晨钟,各家各户的灯便次第亮起来。刘家的孩子打着呵欠去上学,手里的烧饼还冒着热气。

午后三点钟光景,洗衣店的李婶会搬出藤椅坐在门前。她手里永远织着毛线活计,眼睛却盯着巷子里的动静。谁家来了客人,谁家孩子摔了跤,都逃不过她的眼睛。偶尔她会从围裙口袋里摸出几颗水果糖,分给放学回来的孩子们。

修鞋匠老周的摊子前总摆着三五只马扎。傍晚时分,这里就成了老头们的议事厅。他们传阅一份皱巴巴的晚报,争论着国家大事,却总在豆腐价钱涨跌的问题上达成一致。

路灯亮起来的时候,电视机的声音就从各家窗户里飘出来。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在巷子里形成奇妙的回声。偶尔有自行车铃铛划过这声浪,那准是夜班工人赶着去接班。

这般景象,在这巷子里已经重复了二十年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