巷子里的老鞋匠
东街拐角处有个老鞋匠,姓张,人们都唤他老张头。摊子不大,一张矮凳,一个工具箱,外加几双待修的旧鞋,便是他全部的家当。
老张头修鞋的手艺是极好的。他补鞋底时,总要先戴上老花镜,将鞋子举到眼前,细细端详一番,仿佛在诊断一个病人。随后从工具箱里取出胶水和皮子,动作慢吞吞的,却极是精准。胶水涂在鞋底上,不多不少,刚好够用;皮子剪得方正正,贴在磨损处,严丝合缝。
他的摊前总是排着人。有穿着时髦的年轻人,拎着名牌皮鞋来换底;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捧着穿了几十年的布鞋来打补丁。老张头对谁都一个态度,不紧不慢地接过鞋子,问明要修的地方,便埋头干起活来。
有一回,我看见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,提着双沾满泥浆的皮鞋来修。老张头接过鞋,先用湿布将泥浆擦净,又用软毛刷细细清理鞋缝。"这鞋是好皮子,"他头也不抬地说,"穿的时候注意别沾水。"那男人连连点头,倒像个听课的学生。
老张头的摊子从早上八点开到傍晚五点,雷打不动。有次下大雨,整条街的店铺都关了,只有他的小摊还支着。他披着件旧雨衣,坐在塑料布搭的棚子下,手里还在一针一线地缝着一只脱了帮的布鞋。
后来东街改造,老鞋匠的摊子不见了。有人说他搬去了西城,也有人说他回了乡下。但每当我路过那个拐角,总会想起他低头修鞋的样子——花白的头发,粗糙的手指,还有那双沾满胶水却依然灵活的手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