灶台边的皱纹

母亲的手背上有几道皱纹,横的,竖的,交织在一块儿,像极了灶台上那口老铁锅的裂纹。这双手在冷水里泡过,在热油里煎过,却从未在闲暇时好好舒展过。

每日清晨,天还灰着,厨房的灯就先亮了。母亲站在灶台前,将昨夜泡好的黄豆倒进豆浆机。机器"嗡嗡"地响起来,她便开始和面。面粉扑簌簌落在盆里,沾在她的睫毛上,像是下了一场小雪。我躺在床上,听见擀面杖在案板上滚动的声响,"咕噜咕噜",像极了小时候听过的雷声。

午饭时分,油烟机"轰轰"地响着,也盖不住锅里"噼啪"的爆炒声。母亲的身影在油烟里忽隐忽现,手里的锅铲上下翻飞。汗珠从她的额头滑到下巴,最后滴在灶台上,"滋"地一声就没了踪影。我坐在客厅里,闻到蒜末爆香的味儿,接着是青菜下锅的"刺啦"一响。

最难忘是冬天的傍晚。我放学回家,总能看见母亲蹲在煤炉前,用火钳拨弄煤块。炉子里的火"呼呼"地喘着气,将她的脸映得通红。铝壶坐在炉上,水汽从壶嘴冒出来,在壶盖边上凝成水珠,又"嗒"地落回壶里。母亲就着这炉火炒菜,油星子溅到手背上,她也只是轻轻"嘶"一声,继续翻炒锅里的菜。

如今家里的厨房翻新了,煤气灶取代了煤炉,抽油烟机的声音也小了许多。可母亲手上的皱纹却留了下来,如同那口老铁锅上的裂纹,记录着这些年灶台边的晨昏。有时我半夜醒来,还能听见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响动——那是母亲在检查煤气阀是否关紧,这习惯她保持了三十年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