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壁的钢琴声
楼下的钢琴声又响起来了。我向来对音乐没有甚么研究,只听得那声音忽高忽低,时而像珠子滚在铜盘上,时而像钝刀刮着竹片。弹琴的人显见是个初学者,指法生涩得很,时常在一个调上来回磨蹭,教听的人也不免跟着揪心。
这琴声约莫是从上个月开始的。起初只在傍晚响起,后来竟侵入了午后的宁静。我向来有午睡的习惯,被这琴声搅扰,便不免有些烦躁。一日,我终于忍不住,踱到阳台上去张望,想看看是何方神圣在制造这等噪音。
对面楼层的窗帘半开着,隐约可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坐在钢琴前,大抵是个十来岁的孩子。他的脊背挺得笔直,头却向前倾着,显出十二分的专注。琴声断断续续地传来,像一条结巴的小溪,在乱石间艰难地流淌。
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乡下教书时,班上有个学生也是这般痴迷于音乐。那孩子家境贫寒,买不起乐器,便用硬纸板画了键盘,日日在家"弹奏"。后来他考上了省城的音乐学院,听说现在在某个乐团里拉小提琴。不知他第一次摸到真正的琴键时,是否也弹得这样生涩难听?
自此,我对那琴声便多了几分容忍。偶尔它打断了我的思路,我也只当是窗外飞过了一只笨拙的雏鸟。大约过了两个月光景,那琴声竟渐渐有了模样,简单的曲子也能连贯地弹下来了。
昨夜下着小雨,我伏案工作到很晚。忽然,一段熟悉的旋律从雨幕中浮上来,是《献给爱丽丝》。虽然仍有几处停顿,但已经能听出曲调的本真了。我推开窗,看见对面窗口亮着温暖的灯光,那个瘦小的身影依然保持着挺直的坐姿。
雨丝斜斜地划过灯光,琴声在湿润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澈。我忽然觉得,这世上许多美好的事物,最初都是以笨拙的姿态出现的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