熄灯之后

夜已深了,我独自坐在书桌前,台灯是这黑暗中唯一的光源。窗外偶有车灯扫过,瞬间照亮了对面楼房的轮廓,又迅速隐去。这光景让我想起小时候,家里时常停电,每到那时,母亲就会点起蜡烛。

那时候的蜡烛是红色的,粗粗短短的一截,蜡油常常顺着烛身流下来,在烛台底部凝固成奇形怪状的堆积物。烛光摇曳,在墙上投下放大的影子,我和弟弟便在这光影中做着手影游戏。母亲则借着这微弱的光亮继续织毛衣,或是补衣服上的破洞。

停电的夜晚,左邻右舍都会走到院子里。大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,孩子们则追逐嬉戏。黑暗中,声音显得格外清晰——远处传来的犬吠声,近处蟋蟀的鸣叫,隔壁王大爷哼唱的小调。这些声音在平日里都被电器的嗡鸣所掩盖,只有在断电时才能被真切地听见。

如今电力充足,却少有人再体会那种纯粹的黑暗。我们习惯了被各种人造光源包围,习惯了电视、电脑、手机屏幕的持续刺激。偶然在深夜关掉所有电器,才发现黑暗原来如此厚重,而星光竟可以如此明亮。

停电的日子教会我们在匮乏中发现丰盈。一支蜡烛的光虽弱,却足以温暖一个家庭;没有电视的夜晚,反而让邻里走得更近。现在的我们拥有了太多光明,却可能失去了在黑暗中看清本质的能力。

夜深了,我关掉台灯,让黑暗完全笼罩房间。眼睛渐渐适应后,竟看见窗外有几点星光穿透城市的光污染,微弱而坚定地闪烁着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