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年少,唯心不易
早春的校园里,几株樱花已经开了,粉白的花瓣在风中飘落,倒像是下了一场雪。学生们三三两两地从树下走过,有的低头看手机,有的嬉笑打闹,竟无人驻足观赏这春日的馈赠。
我站在办公室窗前,望着这番景象,不禁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初执教鞭的模样。那时的我,也如这些樱花一般,满怀着绽放的热望。每日备课至深夜,教案写得密密麻麻;学生交来的作业,必定一字一句批改;课余时间还要找那些"落后分子"谈话。同事们都笑我太过认真,我却不以为然,以为教书育人,原该如此。
记得有个叫林小武的学生,顽劣非常,上课总是睡觉。我偏不信这个邪,天天留他下来补课。有一回下大雨,我俩都没带伞,索性就在空教室里讲《论语》。雨水敲打着玻璃窗,他忽然问道:"老师,您为什么非要管我不可?"我一时语塞,竟答不上来。后来他勉强考上了大专,临别时送我一个木雕的小马,说是他亲手做的。那小马至今还在我书架上摆着,只是鬃毛已经磨得发亮。
如今的教学楼早已翻新,教室里装着智能黑板,学生们用平板电脑做笔记。我的教案也由手写变成了电子版,批改作业时只需在屏幕上勾画几下。效率是提高了,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前几日遇见已经做了老板的林小武,他非要请我去高级餐厅吃饭。席间他提起当年雨夜补课的事,我却怎么也想不起当时给他讲的是《论语》哪一章了。
樱花又落了几片。楼下有个女生终于抬起头来,伸手接住了一片花瓣,对着阳光细细地看。她的眼睛亮了一下,或许在这一刻,她看见了什么旁人看不见的东西罢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