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岁,何以为期
酒过三巡,老友忽然叹道:"三十岁了,一事无成。"我默然,只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。三十岁,像是一道无形的门槛,横在人生的半途,不上不下地卡着。
三十岁的人,常常是办公室里最勤勉的一群。他们来得最早,走得最晚,却未必得到上司的青睐。新来的年轻人带着新鲜的知识和冲劲,而年长的前辈早已站稳脚跟。三十岁的人夹在中间,既不能像年轻人那样任性,又难以如前辈一般从容。他们常常在深夜加班时,望着电脑屏幕发呆,不知这般辛苦究竟为何。
三十岁的人,往往在婚姻与独身间徘徊。父母催得急了,便去相亲,见了三五个人,又觉得索然无味。朋友中有的早已儿女绕膝,有的则逍遥自在。三十岁的人站在中间,既羡慕家庭的温暖,又畏惧责任的沉重。他们的手机里存着几个暧昧对象的联系方式,却很少主动联系。
三十岁的人,开始意识到身体的衰退。熬夜后恢复得慢了,额角也悄悄爬上了白发。健身房办了卡,去了几次便搁置;体检报告上的红字一年比一年多。他们开始注意养生,却又在应酬时豪饮;立志早睡,却总在深夜刷着手机。
三十岁的人,常常在深夜惊醒,思考人生的意义。二十岁时以为三十岁会功成名就,如今却发现不过是个普通人。他们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庸,却又不甘于此;想要改变,又不知从何做起。
三十岁,不是青春的终点,亦非中年的起点。它更像是一个模糊的过渡地带,人们在此处徘徊、挣扎、思考。没有标准答案,没有既定路线。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回答"何以为期"这个问题。
老友问我:"你觉得三十岁应该是什么样子?"我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,只道:"活着就好。"
活着,便是答案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