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子里的陌生人

他叫李平,是我高中三年的同桌。那时候,我们形影不离,连上厕所都要勾肩搭背一起去。他总说:"咱们这交情,比亲兄弟还亲。"

大学毕业后,我开了家小公司。创业艰难,最困难时连房租都交不起。李平知道后,主动借给我五万块钱。记得那天晚上,我们在路边摊喝酒,他拍着胸脯说:"兄弟有难,我怎么能不管?"我感动得几乎落泪,当场写了个欠条,承诺一年内连本带利还清。

半年后,公司渐渐有了起色。我正准备联系李平还钱,却接到了法院的传票——他把我告了,要求立即偿还本金加百分之三十的违约金。我愣住了,急忙给他打电话,却发现已经被拉黑。

法庭上,李平的律师拿出一份借款合同,上面赫然写着我的签名,还有一行小字:"逾期未还,按日息千分之五计算。"我这才想起,那天喝完酒,他确实让我在一张纸上签了名,说是走个形式。

法官问我可有证据证明当时约定的是无息借款。我哑口无言——那张欠条早就被他收走了。

走出法院时,李平在门口等我。他西装革履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。"别怪我,"他说,"生意归生意。"阳光照在他脸上,我突然发现,这个认识了十年的人,竟像镜中倒影般陌生。

后来听说,他用同样的手段,让另外两个老同学背上了债务。我终于明白,有些人把友情当作工具,就像猎人用诱饵捕猎,表面上投喂的是温情,实际上瞄准的是猎物。

这座城市依然车水马龙,只是每当我路过那家路边摊,总会不自觉地加快脚步。摊主偶尔还会问起:"你那朋友好久没来了?"我笑笑,没有回答。摊主不知道,有些人看似亲密无间,实则早已在暗处标好了价码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