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本旧账

生活是一本账簿,一半记着赊出去的债,一半留着待收的账。人就在这收收付付中,踌躇着前行。

王二每天清晨都要从他那破旧的五斗柜里掏出一本蓝皮账簿,翻到折角的那页,用指甲在昨天的数字上掐出一道印子。这账簿已有十来个年头,纸页发黄,边角卷曲,却仍旧被他视若珍宝。他常说:"记性这东西,到老了就像漏了底的米袋,不记下来,东西就全没了。"

账簿前半本密密麻麻记着些陈年旧事:某年某月借给张家的五十块钱,李家的红白喜事随的份子,还有女儿考上大学时乡亲们送的鸡蛋、腊肉。后半本则多是空白,只偶尔添上一两行新账——多是些柴米油盐的开销,单调得很。

王二老婆总笑话他:"你这账本,前半截是回忆录,后半截是流水账。"王二听了也不恼,只是用指节叩着账簿说:"前半截是债,后半截是活法。债要还,活法也要继续。"

镇上人都知道王二的怪癖。有人劝他:"现在都用手机记账了,谁还像你这样?"王二只是摇头,继续用他那支英雄牌钢笔,在账簿上记下一个个褪色的数字。

前些日子,张家儿子出息了,专程来还那五十块钱。王二翻出账簿,指着那行模糊的字迹说:"瞧,二十三年零四个月,利息就不算了。"张家人红了眼圈。

账簿越来越厚,前半截的纸页已经松脱,后半截却还坚挺。王二现在很少添新账了,只是偶尔翻看,像在清点一生的存货。

人活着,大约就是如此:一半是记忆,一半是继续;一半是收债,一半是欠账。而账簿终有合上的时候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