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路
那是个阴湿的初春午后,我约莫七八岁,跟着母亲去镇上的集市。她手里提着篮子,篮里装着些鸡蛋,说是要换了钱,给我扯块布做新衣裳。母亲走在前头,我则东张西望,看那卖糖人的老者如何把糖稀捏成孙猴子的模样,又看那卖泥人的摊子上摆着些涂了红绿颜色的玩意儿。
后来不知怎的,母亲不见了。我起初并不惊慌,只道她就在前头,便加紧脚步赶上去。拐过两个巷口,却仍不见她踪影。这时,我才觉出些异样来。
街上的行人往来如织,竟没有一个是我认识的。卖菜的、算命的、磨剪子的,都只顾吆喝自己的营生。我站在当街,忽然觉得这世界大得可怕,而我又小得可怜。风从巷子那头吹过来,带着些鱼腥气和煤烟味。
我想哭,又怕人笑话,只得咬住嘴唇。有个卖豆腐的老妇人问我:"小娃,你娘呢?"我答不上来,只觉得她的皱纹里藏着许多我看不懂的东西。她给了我一块热豆腐,白生生的,上面淋了酱油。我吃了,咸得发苦。
天光渐暗,街上的摊子陆续收了。我终于忍不住,蹲在墙角哭起来。这时有人拍我肩膀,回头一看,是隔壁的李大叔。他咧着嘴笑:"你娘找你找得急死了,快跟我回去罢!"
后来才知道,母亲就在离我十几步远的布摊前,挑一块蓝底白花的布料。她以为我一直跟在后头,直到听见街坊喊"谁家孩子丢了",才惊觉我不见了。
这事过去二十余年了,如今我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,偶尔还会突然怔住,仿佛又成了那个的孩子。只是再没有人会给我一块咸豆腐,也没有李大叔来寻我了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