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侃乱青春

青春这东西,向来是糊涂账。少年时自以为是醒着的,如今想来,不过是半梦半睡间手舞足蹈罢了。

记得高中那会儿,后排几个男生常爱"侃大山"。一位姓陈的,瘦得似竹竿,偏生好谈国家大事,每每口沫横飞,竟能自戈尔巴乔夫直扯到食堂阿姨抖勺的手法。众人笑他,他也不恼,只把眼镜向上一推,道:"尔等懂什么?"后来听说他做了房产中介,朋友圈满是"稀缺房源""限时抢购"之类的吆喝。我想,他那些纵横捭阖的议论,大约都兑成了房价数字罢。

女生们亦不遑多让。班长李姑娘,短发齐耳,办事极有条理,却常在周记里写些"灵魂无处安放"的句子。班主任批曰:"青春病。"她便将这二字剪下来,贴在课桌内侧,算是认了。去年同学会遇见,她已嫁作人妇,席间忙着给孩子喂饭,手腕上还戴着当年的橡皮筋。

最是那胡闹的时光记得真切。夏日午后,教室风扇转得吃力,不知谁起的头,将橡皮屑团作小球,在课桌间弹来射去。忽有一粒正中历史老师的光头,"啪"的一声,全班寂然。那老师竟不恼,只摸了摸头,继续讲他的秦始皇。如今想来,那沉默里分明有些许可怖的东西在游动。

青春原是一锅夹生饭,半生不熟地吞下去,消化不良才是常态。那些个"挥斥方遒"的豪情,那些个"为赋新词强说愁"的作态,横竖都是要过去的。就像我抽屉里那本毕业纪念册,纸页已经发黄,而当年龙飞凤舞的赠言,如今看来,不过是些胡乱涂抹的墨迹罢了。

人谓青春美好,我看未必。它只是不得不经过的一段路,坑坑洼洼,深一脚浅一脚,走得狼狈,却也实在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