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店
城东的十字路口有一家理发店,门面不大,玻璃上贴着"理发十元"四个褪了色的红字。王师傅是店主,也是唯一的理发师,六十多岁的人了,背微驼,一双粗糙的手却异常灵活。
店里陈设简单:一面斑驳的镜子,两把老式转椅,角落里堆着过期的杂志。墙上挂着个老式电扇,夏天转起来"咯吱咯吱"响,却总也吹不散洗发水与烟草混合的气味。来的多是熟客,张大爷每个月十五号准时来剃头,李老师每周三下午来修面。他们往转椅上一坐,便自动把头往适度的角度倾斜,王师傅的推子便"嗡嗡"地在头皮上游走。
这些年,街对面陆续开了几家"时尚造型",霓虹灯招牌亮得晃眼。偶尔有年轻人推门进来,瞧见没有按摩椅,没有咖啡吧,又退了出去。王师傅也不恼,只是继续给老张刮着胡子,剃刀在皮带上蹭两下,发出"嚓嚓"的声响。
前日路过,看见店门紧闭,玻璃上的红字不知何时被撕去了一半。透过积灰的窗户,那把老转椅还在原地,只是上面落了一层薄薄的灰。隔壁杂货铺的老赵说,王师傅上个月脑溢血走了,走得突然,连挂在墙上的那套用了四十年的剃刀都没来得及收拾。
如今十字路口的车流依旧,只是少了那个驼背老人蹲在门口抽烟的身影。那些定期来理发的老主顾,有的开始蓄发,有的不得不去对面那家亮着粉灯的"潮流美发",回来时总抱怨价钱太贵,却又不得不承认剪得确实比王师傅的"锅盖头"时髦些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